[電影] (1948) 單車失竊記

 
單車失竊記

Ladri di biciclette (1948)

導演: Vittorio De Sica  狄西嘉

劇情大綱: 一個失業兩年的爸爸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貼海報的工作, 由於沒有腳踏車的話他就必須把機會讓給別人, 因此把全家的床單都拿去典當換了中古的腳踏車. 腳踏車上工第一天就被偷了...  爸爸跟兒子不停地在大街小巷中找腳踏車....









這是我的第二部純黑白電影
第一部是1920年的 Dr. Jekyll and Mr. Hyde....是一部無聲電影呢~



第一次看了黑白無聲電影後發現因為拍攝手法的單純
畫面的設計與流動變得很深刻
會讓人專注在電影本身~
而經典的黑白電影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它可以讓不同時代的觀眾都覺得好看



這部單車失竊記光聽名字就知道是一個腳踏車被偷的故事
看大部份的電影簡介...沒幾行就會把劇情雷光光
從腳踏車會被偷, 找到竊賊卻沒辦法把腳踏車拿回來, 到父親自己去偷別人的車
雖然知道劇情的走向
卻不會減少看影片時的期待與吸引程度

一開始爸爸得到工作後既開心又煩惱地回家告訴妻子這個消息
妻子非常勇敢果決的把全部的床單都拿去換錢了

在典當所, 大家拿去典當的床單大概疊了有三四層樓這麼高
顯示當時民眾的生活都很不好過





拿到腳踏車後, 兒子也把腳踏車當成寶貝
影片從頭到尾, 兒子對腳踏車的關心程度完全不輸爸爸
但他不只是因為這是全家人生計的工具
他在乎腳踏車是因為他在乎跟崇拜他的爸爸
兒子在找腳踏車的過程中不斷的抬頭看爸爸, 默默地跟著爸爸
雖然他是的有工作, 獨立又勇敢的小孩
但是爸爸就是他的英雄

腳踏車被偷以後...警察愛理不理的幫不上忙
爸爸Antonio去找朋友幫忙
朋友帶他去市場及二手腳踏車回收之類的地方找...
到處都是腳踏車...卻沒有一台是他的
電影中的畫面常常在訴說這件事
人來人往的街頭...雖然腳踏車很昂貴
但是騎著腳踏車的人也非常多
這麼普遍的腳踏車在他擁有的第一天就失去....  很諷刺




指認了竊賊卻沒有證據說他偷了腳踏車
一堆人也在保護那個偷車的年輕人
爸爸Antonio真是個老實人


不知道該怎麼辦的爸爸跟兒子坐在路邊休息
兒子的眼光還是停在爸爸身上...
他們休息的地方是在競技場旁
周圍停了幾百台的腳踏車....還有競技場內發出的喧鬧聲
但觀眾的心情一直停在"他到底什麼時候要偷腳踏車"?
爸爸Antonio注意到一台落單沒有人顧的腳踏車
這接近2分鐘的片段雖然都沒有對話
但是可以感受到爸爸的焦慮, 掙扎跟擔心
決定了之後, 他馬上塞錢給兒子叫兒子搭電車到另一個地方等他
不論是否是因為他不願兒子見他偷車
(因為我不覺得影片中有傳達到他自知是兒子的驕傲這件事)
他偷了車也得趕快跑...
讓兒子到其它處碰頭是很合理的


Antonio一偷之後就被發現了
一大群人追著他這個"竊賊"要抓他
對照他車被偷時....只有一個看起來很像幫兇的人幫他追
是很大的差異

兒子因為沒有趕上電車...停在現場看到父親偷車被抓到的經過
慌忙加哭泣的跑去跟在爸爸身邊
爸爸在畫面中快要被揍了(已經被呼了幾個巴掌)
兒子在人群中顯得很弱小, 無助
沒有對白....只能拉著爸爸的衣角哭
把悲哀的情緒拉得好高....

被害者因為看到兒子哭, 心軟, 放過他們
但是他們的情況並沒有因此好轉
還是一樣不知道明天的日子要怎麼過下去...
在影片中爸爸幾乎沒有碰過兒子
在最後他緊緊的握著兒子的手
兒子還在哭...爸爸無聲地流了一兩滴淚...
走在人群中...

FINE(劇終)



如果這部電影只是爸爸自己在街上找
或許只會顯得他的無能吧
因為有個崇拜他的兒子一直跟在他身邊
顯示他就算無用, 也還是一個家的支柱
妻子毅然決然的幫他拿床單去典當
單車不見了只是擔心, 傷心, 並沒有責怪Antonio
表露出一家人雖然窮困卻凝聚在一起的向心力
在找單車的過程中他一直不太理兒子
在影中最後則是緊握著兒子的手
對他來說....家人是他僅剩的了
他是否可以可以保護住他僅有一切呢?

這部電影是在1948年推出的
是描述二次大戰後戰敗國義大利經濟蕭條生活困苦的寫實電影
對我們來說這部電影有點類似歷史借鏡
是60年前的故事
然而二次大戰是在1945年結束
這樣, 看這部片對1948年的觀眾而言又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